18.5 写作

18.5 写作 #

18.5.1 小作文 #

图标类型 #

  • 线图

一般都是动态的。常见的表达是 a downward trend, 或是 an upward trend.

跟 tendency 有区别,不是方向和走向。tend to do sth.

  • 柱状图。

更加侧重比较。

difference, gap.

gender gap 性别差异,generation gap 代沟,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贫富差距。

the gap widened / narrowed.

  • 饼图

侧重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proportion = percentage(都是可数), rate

百分比不是多少,是大小,用 large/small/high/low proportion 修饰。

  • table 表格

考察分类和筛选数据,数据不用都写。

  • 地图题和流程图

主要考察被动语态,地理位置表述和变化。

整体结构 #

4-5 段。

开头段:标题改写。overall 总结段,趋势总体概括,单项突出特征。数据部分 2-3 段。


一、动态图

  1. 向下趋势 向下趋势: 描述的是数据随时间变化呈现下降的状态,英文表达为“downward trend”。 副词与形容词: “down”是副词,用于描述动作的方向;“downward”是形容词,用于描述趋势的方向。
  2. 柱状图 柱状图: 英文为“bar chart”,与线图相比,更侧重于数据之间的比较,能够直观展示数据间的差别(difference)或差距(gap)。
  3. 饼状图 饼状图: 英文为“pie chart”,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通过扇形区域展示各部分的比例(percent)或占比(proportion)。
  4. 百分百 百分比: 表达比例时,常用“percent”或“proportion”,两者功能类似,可与百分号互换使用。 比率: “ratio”用于表示两组事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如男女比例、师生比例等。
  5. 表格 表格: 英文为“table”,数据量大,考察的是如何分类和筛选数据,无需描述所有数据。
  6. 流程图 流程图: 英文为“flow chart”,描述生产过程或步骤间的衔接,考察被动语态和步骤间的逻辑连接。
  7. 作文小标题 作文结构: 小作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但段落通常为四段或五段。 开头段: 改写题目,一句话概括。 总结段: 一至两句话,总结整体规律或趋势,不涉及具体数据。 数据段: 可分为两段或三段,详细描述数据,注意段间衔接。 写作顺序: 可先写开头再写数据最后写总结,或先写开头再写总结最后写数据,确保总结部分必须完成。 扣分点: 抄写题目(连续六个词相同)和语法错误会扣分。 二、开头部分
  8. 例题#二氧化碳排放趋势总结 1)题目改写 题目内容: 图表展现了UK、瑞典、意大利和葡萄牙四个地方在一九六七年到二零零七年每个人平均的二氧化碳释放。 改写方法: 将“每个人的二氧化碳释放”改写为更简洁的表述,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将具体国家数“四个地方”明确为“英国、瑞典、意大利和葡萄牙”。 保留时间段“一九六七年到二零零七年”。 示例改写:图表展示了1967年至2007年英国、瑞典、意大利和葡萄牙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题目解析 审题过程: 首先识别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时间范围(1967-2007年)、地点(英国、瑞典、意大利、葡萄牙)、指标(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图表类型(未明确说明,但通常为柱状图或折线图)。 解题思路: 分析图表,确定每个国家在不同年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趋势。 总结各国家排放量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可能涉及对排放量变化原因的分析(虽然题目未明确要求,但作为总结性写作,这一点可以加强论述深度)。 改写技巧: 使用更专业的术语,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替代“每个人的二氧化碳释放”。 明确列出涉及的国家,避免使用模糊的表述如“四个地方”。 精简语言,确保句子结构清晰,信息传达准确。 易错点: 遗漏关键信息,如时间范围、地点或指标。 表述不清,如使用“等地”代替具体国家名称,或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述。 未对图表进行充分分析,仅简单描述数据,缺乏深入总结。 2. 例题#肉的消费趋势总结 1)图表描述技巧 加词 定义: 在描述图表时,通过增加词汇来明确图表的类型和数量,使描述从抽象变为具体。 举例: 将“the graph”替换为“the line chart”或“the three pie charts”,明确图表类型;将“鱼和一些不同肉的类型”替换为“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meat”,使描述更具体。 减词 定义: 在改写题目时,避免使用方位词,因为考官只能看到作文,无法看到图表本身。 举例: 去掉“below”、“above”等方位词,确保描述准确。 换词 定义: 包括换不同的修饰和同义词替换,使表达更丰富多样。 修饰替换: 在四大类修饰(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和从句)之间进行互换。 举例: 将“the conception of fish”替换为“the amount of fish consumed”,将介词短语替换为非谓语动词,使表达更具体且高级。 同义词替换: 如将“show”替换为“illustrate”或“give information about”,增加表达多样性。 2)实战应用 题目改写

改写解析 加词: 明确图表类型为“line chart”,国家数量为“four different countries”。 换词: “average”替换为“mean”,“show”替换为“illustrate”,“between…and”替换为“from…to”。 修饰替换: “emissions of carbon dioxide”替换为“th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emitted”,将名词修饰替换为非谓语动词修饰。 3)静态图与动态图的区别 静态图 特点: 通常没有时间变化,展示的是某一时刻的数据或状态。 描述重点: 图例、数据对比、特征描述等。 动态图 特点: 展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描述重点: 趋势变化、关键时间点、数据波动等。

示例分析: 该图无时间变化,为静态图,需关注图例和数据对比进行描述。 3. 例题#水的使用趋势总结 1)图表描述

图表内容: 图表展示了不同用途(工业、农业和家庭使用)的水资源使用比例。 时间范围: 图表涵盖了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数据。 比较: 可以对比不同用途之间的水使用量差异。 2)词汇与表达 词汇: proportion: 比例 usage: 使用量 globally: 全球范围内 表达: 描述比例时,可以使用“proportion of”或“percentage of”。 描述全球范围时,可以用“globally”或“worldwide”。 3)句型与结构 句型: “The pie charts illustrate the proportion of water usage for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and domestic purposes.” “Water usage varies across a range of different regions globally.” 结构: 开头可以简要介绍图表内容。 主体段可以详细对比和分析不同数据。 结尾可以总结主要发现或趋势。 —4. IELTS Writing Task 1 例题 1)例题题干

题目解析 审题过程: 确认图表类型和需要总结的信息点。 解题思路: 首先描述图表的整体趋势。 然后对比不同国家/地区的数据。 接着分析可能的原因或影响因素。 最后总结主要发现。 选项分析: 无(此题为写作题,非选择题) 答案: 无(需自行撰写文章) 易错点: 勿遗漏图表中的关键信息。 注意时态和语态的正确使用。 文章需满足至少150词的要求。 —5. 笔记总结与提醒 1)总结 词汇多样性: 在描述比例和全球范围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如“proportion”和“globally”。 句型结构: 掌握并灵活运用描述图表、对比数据和总结发现的句型结构。 2)提醒 注意: 在写作时,确保文章逻辑清晰,数据准确,语言丰富多样。 技巧: 使用连接词(如“however”, “moreover”)使文章更流畅。 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结构紧凑。 口诀: “先总后分再总结,对比分析不可少,时态语态要准确,词汇句型需多样。” 6. 作文主体部分 1)词汇 上升增加相关词汇 increase: 动词或名词,表示上升或增加,不可数名词。后面常加介词in,表示在某方面的增加,如“消费在增加”或“人数在增加”。 grow: 动词,表示上升或增长,其过去分词为grown。作为名词时,表示增长,后面也加介词in。 rise: 动词或名词,表示上升。其过去式为rose,过去分词为risen。作为名词时,后面也加介词in。 surge 和 soar: 动词和名词,表示大幅度增加或激增,通常不需要加其他修饰词。 下降减少相关词汇 decrease: 动词或名词,表示下降或减少,名词为可数名词,后面加介词in。 fall: 动词,表示下降,其过去式为fell,过去分词为fallen。 drop: 动词或名词,表示下降。 decline: 动词或名词,表示下降或衰退。 reduce: 及物动词,表示减少,有被动语态,如“be reduced”。 plunge 和 slump: 动词和名词,表示大幅度下降或骤降,通常不需要加其他修饰词。 保持平稳相关词汇 stable 和 steady: 形容词,表示稳定。常用于“keep stable/steady at”的结构中,表示保持在某一水平。 level off at: 动词短语,表示趋平于某一水平,后面加介词at。 constant 和 static: 形容词,表示恒定不变。常用于“keep constant/static at”的结构中。 波动相关词汇 fluctuate: 动词,表示波动。常用于“fluctuate between a and b”或“fluctuate around”的结构中,表示在某区间内波动或围绕某值波动。 despite/after/in spite of some fluctuations: 介词短语,表示“尽管有一些波动”,后面常接数据是上升还是下降的描述。 描述幅度大小的词汇 显著的大幅度变化: 可用词汇包括significant、sharp、steep、dramatic、considerable、substantial,表示明显的、大幅度的变化。 平缓的缓慢变化: 可用词汇包括slow、gradual、slight、marginal、moderate,表示缓慢的、逐渐的变化。

以上词汇涵盖了描述动态图中上升、下降、平稳、波动及幅度大小所需的主要词汇,适用于小作文中的图表描述。 2)句子 句子结构 句子结构: 描述数据时,句子结构应清晰,包含主语、谓语、副词、数据和时间等要素。例如,描述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的句子:“The amount of CO2 emitted in the UK decreased slightly from approximately 11 metric tonnes in 1967 to roughly 9 metric tonnes in 2007.” 泛指词的使用 泛指词: 在描述不太确定的数据时,尤其是在线图和柱形图中,常使用泛指词如about、around、approximately、roughly等。例如,“approximately 11 metric tonnes”表示大约11立方吨。 单位与数字的书写 单位与数字: 数字后面必须加单位,且每个数据都应附带单位。如果数据连续,可以只在最后写一次单位。例如,“from approximately 11 metric tonnes in 1967 to roughly 9 metric tonnes in 2007”中,两个数据均带有单位“metric tonnes”。 主谓结构的表达 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是描述数据变化的常用方式,主语通常为数据指标,谓语表示变化动作,副词修饰动作,数据和时间作为补充信息。例如,“The amount of CO2 emitted in the UK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from approximately 11 metric tonnes in 1967 to roughly 9 metric tonnes in 2007.”中,主语为“The amount of CO2 emitted in the UK”,谓语为“showed”,副词为“downward”,数据和时间则明确了变化的具体内容。

示例: “The proportion of older people in the USA increased slowly to 15%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40 to 1980.” 这句话展示了主谓结构在描述数据变化时的应用。 3)常用句型 例题#二氧化碳趋势总结

特殊主语 时间地点做主语 结构: 名词(时间/地点)+动词(witnessed/experienced)+介词in+数据变化 例子: The years from 1967 to 2007 witnessed a marginal fall in the amount of CO2. 注意: 介词短语不能做主语,动词常用witnessed, experienced。 趋势做主语 结构: 趋势(如a moderate drop)+动词(happened/occurred/can be found)+介词in+数据变化 例子: A moderate drop happened in the amount of CO2 emissions. 注意: 依然需要介词in引出具体主语。 主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 结构: 主语(如much carbon dioxide)+be动词+过去分词(如emitted)+by+施动者 例子: Much carbon dioxide was emitted by people in the UK. 主动语态 结构: 施动者(如people in the UK)+动词(如produced)+数据(如much less carbon dioxide) 例子: People in the UK produced much less carbon dioxide.

总结: 常用句型包括主谓结构、There be句型、展现趋势,特殊主语包括时间地点和趋势做主语,以及主被动语态的转换,共八种句型。 三、应用案例

  1. 例题#时间或地点做主语的应用

主语选择: 在描述时间范围内的变化时,应使用“the years from a to b”作为主语,而不是介词短语。 数字单位: 在具体数字后,单位如hundred, thousand, million, billion等不加复数。表示泛指时,使用“hundreds of, thousands of”等形式。 2. 例题#复合矩形趋势变化总结

趋势描述: 描述趋势变化时,需准确使用到达顶点、骤降等表达。例如,“reach the peak”表示到达顶点,后接“of”加数据和时间(名词词性),或“at”加数据和时间(动词词性)。 数据和时间: 在描述极值时,需同时提供数据和时间,三者缺一不可。 3. 例题#before/after复合句型

复合句型: 使用“before”和“after”两个小介词来简洁表达时间顺序和事件关系,避免重复使用“and then”。 介词与连词: “before”和“after”既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但优先选择介词词性,因为介词后可直接加名词或动名词,简化句子结构。 时间顺序: 描述事件时,需按照时间顺序,先发生的事件先写,避免数据和时间重复。 动名词形式: 介词后可加名词或动名词,如“before a dramatic fall”或“after growing sharply”。

示例解析: 如“After a sharp growth from about 9 metric tons in 1967 to the peak of over 10 metric tons in 1977, Sweden’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plunged to about 7 metric tons in 1987.”准确使用了复合句型描述趋势变化。

18.5.2 大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