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网络分层模型

2.2 网络分层模型 #

2.2.1 TCP/IP 网络分层模型 #

TCP/IP 协议总共有四层,每一层需要下层的支撑,同时又支撑着上层,任何一层被抽掉都可能会导致整个协议栈坍塌。

第一层叫 “链接层”(link layer),负责在以太网、WiFi 这样的底层网络上发送原始数据包,工作在网卡这个层次,使用 MAC 地址来标记网络上的设备,所以有时候也叫 MAC 层。

第二层叫 “网际层 ”或者 “网络互连层”(internet layer),IP 协议就处在这一层。因为 IP 协议定义了 “IP 地址” 的概念,所以就可以在 “链接层” 的基础上,用 IP 地址取代 MAC 地址,把许许多多的局域网、广域网连接成一个虚拟的巨大网络,在这个网络里找设备时只要把 IP 地址再 “翻译” 成 MAC 地址就可以了。

第三层叫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这个层次协议的职责是保证数据在 IP 地址标记的两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是 TCP/UDP 协议工作的层次。TCP 是一个有状态的协议,需要先与对方建立连接然后才能发送数据,而且保证数据不丢失不重复。而 UDP 则比较简单,它无状态,不用事先建立连接就可以任意发送数据,但不保证数据一定会发到对方。两个协议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数据的形式。TCP 的数据是连续的 “字节流”,有先后顺序,而 UDP 则是分散的小数据包,是顺序发,乱序收。

协议栈的第四层叫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由于有了下面的三层的基础,在这一层有各种面向具体应用的协议。例如 Telnet、SSH、FTP、SMTP 等等,当然还有 HTTP。

MAC 层的传输单位是帧(frame),IP 层的传输单位是包(packet),TCP 层的传输单位是段(segment),HTTP 的传输单位则是消息或报文(message)。但这些名词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分,可以统称为数据包。

2.2.2 OSI 网络分层模型 #

OSI,全称是“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由于 TCP/IP 诞生于 1970 年代,当时除了它还有很多其他的网络协议,整个网络世界比较混乱。这个时候国际标准组织(ISO)注意到了这种现象,感觉 “野路子” 太多,就想要来个 “大一统”。于是设计出了一个新的网络分层模型,想用这个新框架来统一既存的各种网络协议,这就是 OSI 模型的来历。OSI 模型分成了七层,部分层次与 TCP/IP 很像,从下到上分别是:

  • 第一层:物理层,网络的物理形式,例如电缆、光纤、网卡、集线器等等;
  •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它基本相当于 TCP/IP 的链接层;
  • 第三层:网络层,相当于 TCP/IP 里的网际层;
  • 第四层:传输层,相当于 TCP/IP 里的传输层;
  • 第五层:会话层,维护网络中的连接状态,即保持会话和同步;
  • 第六层:表示层,把数据转换为合适、可理解的语法和语义;
  • 第七层:应用层,面向具体的应用传输数据。

由于 TCP/IP 等协议已经在许多网络上实际运行,再推翻重来是不可能的。所以,OSI 分层模型在发布的时候就明确地表明是一个 “参考”,不是强制标准。

参考 #